摘要:二零零八年建設二期工程,二零一三年完成二期工程。多年來,三清觀以儒釋道三教文化為載體,積極響應國家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,讓國外民眾觸摸中華文化脈搏,感知當代中國發展活力的號召,不僅接待海內外及港、澳、臺信眾來訪、文化交流等,同時踐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,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。...
荊門三清觀,所在地湖北荊門是三國時期的古戰場——長坂坡。
該觀位于荊門市漳河新區鳳凰湖濕地公園西岸,是一座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多元文化教育中心,是團結引領廣大信教群眾愛國愛教、開展正常宗教活動、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宗教場所。也是眾生的心靈家園、清靜之所,更是閉關、修煉、養生的好地方。
相傳元代至元十七年(公元一二八零年)道人程道隆赴荊門復修三清觀,因廟旁有兩棵高大的楸樹,所以人們習慣叫它楸樹廟。后來毀于戰火。
一九九八年功德禪師率弟子公孫清高等來到原楸樹廟,由弟子公孫清高捐資290萬元,經掇刀開發區批準修建老子、孔子、如來古文化紀念館,一九九八年七月開始動工,十二月底完成一期工程。2000年5月16日更名為“三清觀”作為道教場所開放。
二零零八年建設二期工程,二零一三年完成二期工程。建有儒釋道三教總堂,三清殿、仁義堂、八仙堂、忠義堂、心燈堂、義和堂、天王堂、觀音堂、福祿堂、清修堂、客堂、香燭堂、感恩堂、齋堂、念佛堂、往生堂、土地廟、宣道堂、會仙橋、戲臺、鐘鼓樓、龍亭、三道石材山門、以及全石面硬化院子和走道、綠化等。二零一六年六月又新建了全真堂、真武堂、三豐堂、功德堂、地藏堂、藥王堂等。
2017年修建了四十多米的走廊、為今后玉皇堂奠定了基礎。
經過近十年的努力,于2019年 6月底開始二期規劃,并開始湖邊整治,修建了三百多米的石砌護岸,并安裝了漢白玉石護欄,三百多米的石鋪地面,三百多米的綠化帶。
從社會層面,弘揚宗教教義中懲惡揚善,扶危救困等與社會主義道德相適應的內容。積極參加“十村百戶,抗震救災,扶貧助學”等慈善活動。樹立宗教樂善好施,普度眾生的良好社會形象。
三清觀先后被中央統戰部、國家宗教事務局、湖北省民宗委、湖北省道協評為先進單位,成為全國宗教場所學習的榜樣。三清觀不設門票、功德箱、抽簽、算命等,拒絕高香、鞭炮入觀。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清修道場。
三清觀立身于全國宗教前列,不忘遵循“天道無我,地德利他”的精神,傾心、竭力、盡命,利益眾生。努力挖掘宗教文化資源,推出傳統文化品牌結合和諧宮觀創建,以三教命名的三教書畫院,三教學堂,三教藝術團,三教篆刻社、三教義工團,以此凸顯宮觀文化特色,弘揚傳統文化。引導信教群眾慈心向善,和諧共生。有利于社會的健康文明發展。努力打造宗教旅游,文化旅游的精品旅游景點。為荊門旅游經濟作自己的貢獻。
三清觀未來規劃擴規39畝,分祀神區,道教養生區,宗教沿湖游覽區三大區。計劃投資8000萬修建三教廣場、金水橋、華表、道教安養院、服務區、三官堂、靈官堂、羅漢堂、圣賢堂等殿堂以及南山門。
三清觀未來發展方向主要有: 1、通過殿堂布置和文化包裝突顯宗教傳統文化內容,正教慈悲,三教合一。 2、通過清修堂,安養院、服務區等突顯為服務社會的宗旨。 3、嚴格正信正念,慈悲和諧的理念。突顯道場神圣、清凈、莊嚴。為信眾創建一個心靈的家園。“一廟千里聞香火,眾生萬里朝相繼”,以促進當地旅游經濟發展。
多年來,三清觀以儒釋道三教文化為載體,積極響應國家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戰略,讓國外民眾觸摸中華文化脈搏,感知當代中國發展活力的號召,不僅接待海內外及港、澳、臺信眾來訪、文化交流等,同時踐行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,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。在廣東佛山南武當建立太極講堂,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、美國高登大學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儒釋道三教文化。在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德國及東南亞地區籌備建立太極講堂,在美國加州塞班島建立了傳統文化、三教文化、道教太極養生文化基地。
三清觀的三教合一文化,已經推向港澳臺和海外,并不斷帶動三教合一文化研討熱,讓更多的海內外信眾來朝宗、祈福、尋根,來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。(李鳳森整理 荊門三清觀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