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10月29日,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復南都記者,涉事的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未取得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(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)。該局回應,位于駿匯大廈中座12B的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從事足浴、SPA、推拿按摩,未取得《營業執照》和《衛生許可證》(或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)。...
“整治行動之后,為什么它還能照常營業?”廣州天河駿匯大廈小區住戶葉女士(化名)對于小區中座一家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涉嫌無照無證經營卻長期在網絡平臺接單的現象感到十分不滿。9月下旬,南都記者撥打該店鋪電話,對方表示在營業,可預約。
根據南都此前報道,駿匯大廈從今年7月底開展數月的“住改商”專項整治行動,查清該大廈共有“住改商”商戶214戶,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有159戶,剩余為經營地址與營業執照不符或無照證經營戶。
10月29日,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回復南都記者,涉事的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未取得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(或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)。該局已通報美團平臺將其下線處理。

無證照店鋪線下低調、線上照常
位于廣州中心城區的駿匯大廈4層以上至26層均為住宅用房,近年來卻被越來越多的公司、商家占據,其中不乏無照無證經營、存在消防安全隱患等現象。南都持續報道后,截至10月,天河區多部門聯合整治行動參與人員約500人次,聯合執法33次,整治商家96戶次,依法依規進行處理。
駿匯大廈經過整治,住戶環境得到改善,“住改商”受到一定程度規范,有些商家也開始主動撤離。一家瑜伽店在駿匯大廈營業四年多,受此影響,在8月下旬開始另覓它地,做兩手準備,進行轉移。
不過,據小區住戶稱,仍有不少商家暫時關門或背地里偷偷繼續營業。例如,葉女士所指的中醫養生館位于駿匯大廈中座12B,名為“無影手中醫養生(體育西路店)”。該店鋪對外宣稱的服務范圍包括拔罐、刮痧、推拿、按摩、足療等,在大眾點評等平臺上可以看到,來此消費的人數眾多,評分也不低。
9月下旬,南都記者致電大眾點評上該店鋪的電話,對方稱仍在營業,并介紹了幾個項目,“有時候忙,過來之前最好先預約,說幾點到”。10月中旬,記者在中座12層看到,該房間房門關閉,門口無任何招牌。然而,10月份在大眾點評上仍有該店鋪服務項目的銷售信息。
從9月到10月,葉女士先后向屬地的衛生監督所及市場監管所反映此事,希望問題得到解決。葉女士稱,衛生監督部門曾經上門調查,但發現該商鋪關門,無法取證。“衛生監督所執法難,但這個養生館沒有工商執照是肯定的”,葉女士此后又將情況反映到天河南街道市場監管所。
目前店鋪已在美團平臺下線
10月24日,南都記者到轄區市場監管部門詢問相關情況。10月29日,天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了解后,向記者作了答復。
該局回應,位于駿匯大廈中座12B的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從事足浴、SPA、推拿按摩,未取得《營業執照》和《衛生許可證》(或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)。
《無證無照經營查處管理辦法》(國務院令第684號)第二條規定,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違反法律、法規、國務院決定的規定,從事無證無照經營。第五條: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從事經營活動的,由法律、法規、國務院決定規定的部門予以查處;法律、法規、國務院決定沒有規定或者規定不明確的,由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部門予以查處。第六條:經營者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,由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職責的部門予以查處。第七條:經營者未依法取得許可且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活動的,依照本辦法第五條的規定予以查處。
天河區市場監管局表示,依照《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關于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發放的管理辦法》之規定,下列公共場所需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:沐浴場所:公共浴室(含桑拿、浴室、洗浴中心、足浴、溫泉浴、SPA休閑中心等)。
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從事足浴、SPA需要取得《衛生許可證》,從事按摩推拿如涉及醫療行為須取得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》。天河區市場監管局稱,按照《無證無照經營查處管理辦法》第七條和第五條之規定,對于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無證照經營行為,應由負責許可的部門(天河區衛生健康局)予以查處。駿匯大廈“住改商”專項清查整治試點工作方案中明確此項工作由區衛生局牽頭。天河區市場監管局和其他職能部門已配合區衛生局對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開展過清查行動。
另外,對于“無影手中醫養生”未取得《營業執照》和《衛生許可證》在美團等平臺(店鋪:無影手中醫養生(體育西路店))經營,該局已經通報美團廣州公司將其下線處理,并將有關情況函告美團運營方所在地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管局。
10月29日,南都記者在相關平臺已經搜索不到“無影手中醫養生(體育西路店)”的信息。
報道專題鏈接:廣州“住改商”禁與放的博弈
采寫:南都記者馬輝 實習生 林澤渠 林珮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