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電在遼寧省錦州市總工會工人文化宮東側有個“友緣俱樂部”。為單身大齡青年搭“鵲橋”是錦州市總工會一個長項工作,過去幾乎每年都搞幾次大型聯誼活動,然而,幾次活動之后他們發現,活動雖然熱熱鬧鬧,但每次活動成功牽手的卻非常少。...
工人日報客戶端11月19日電 在遼寧省錦州市總工會工人文化宮東側有個“友緣俱樂部”。這里的“紅娘”已為萬余單身大齡青年搭過“鵲橋”,其中有300余對牽手,領取結婚證70余對。
為單身大齡青年搭“鵲橋”是錦州市總工會一個長項工作,過去幾乎每年都搞幾次大型聯誼活動,然而,幾次活動之后他們發現,活動雖然熱熱鬧鬧,但每次活動成功牽手的卻非常少。分析原因,主要是人數太多、活動時間較短、活動內容比較單一,讓青年男女展示自己的時間不充分。
經過緊張籌備,2016年1月6日,錦州市青年職工友緣俱樂部正式啟動。這個俱樂部使用面積近200平方米,室內設有多媒體,KTV音響、冰箱、烤箱及開展活動所需用品。聘用1名專職工作人員定期開展聯誼活動,工作人員隨時為參加活動的青年男女建立紙質、電子檔案,方便來訪者查詢;整合市總工會、團市委、市婦聯三家資源,成立紅娘志愿者團隊,建立起紅娘志愿團隊微信群,促進資源共享和集群發力;俱樂部重點面對企事業、機關單位及駐錦部隊、鐵路部門的單身青年職工朋友,為他們提供省心、省時、省力的婚介服務。
活動也“由大變小”。每場活動室內不多于50人、室外不多于100人,年齡跨度不超過5歲。同時,對參加活動的每個人年齡、學歷、工作崗位等進行對比性審查,盡量讓參加活動的青年男女“門當戶對”。在活動方式上更靈活多樣,如心理游戲中融入了潛意識卡牌、曼陀羅彩繪、催眠、舞動治療等心理學專業方法,讓青年男女能夠盡快打開心扉;通過設計“比手畫腳”“素食拍檔”“百變小咖啡”“K歌之王”等喜聞樂見的游戲環節,讓參與者迅速打破陌生感;還有登山、采摘、走進綠色軍營等,提供量身定制的套餐、快餐服務,促成23對軍地青年喜結連理;其中“以書為媒”“尋找你的80后”“青梅竹馬憶童年”等已成俱樂部活動品牌。(顧威 呂建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