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紅星新聞記者今日從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口碑和餓了么得到數據,“會玩”的成都人今年春節打開方式尤為惹眼,唱K、網吧和麻將的“老三樣”逐漸被“親子熱”等項目超越,SPA、KTV、親子游玩三項消費額增速均排名全國第二。...
紅星新聞記者今日從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口碑和餓了么得到數據,“會玩”的成都人今年春節打開方式尤為惹眼,唱K、網吧和麻將的“老三樣”逐漸被“親子熱”等項目超越,SPA、KTV、親子游玩三項消費額增速均排名全國第二。

具體來看,年夜飯點外賣成為春節新風尚。餓了么數據顯示,春節期間,外賣訂單量整體出現較快增長,且客單價超過千元的訂單大量涌現,也顯示出市場在春節期間“吃好”的意愿強烈。除夕夜傍晚,成都最貴一單外賣誕生,用戶一口氣下單了9個全家桶作為年夜飯。春節期間點外賣最多的地區集中在武侯、錦江和成華區,具體商圈為白果林、青石橋、金牛萬達。
春節期間,數十萬餓了么蜂鳥小哥在除夕當夜,與交警、環衛工人、消防戰士等一起“值班”,當晚20:00到次日零點00:30分,5346個訂單送到了派出所,3630個訂單送到了交警隊,4895個訂單送到了環衛站,4479個訂單送到了消防隊。
成都人吃飯更注重養生和健康。口碑數據顯示,新春期間,輕食、素食等健康飲食訂單量漲幅較大,約為47%,遠超餐飲行業整體增幅。口味方面,清淡菜系大獲全勝,其中江浙菜與粵菜分列最受歡迎菜系的一、二名,而海南菜的消費增長最為迅猛。在成都,增幅較快的品類為簡餐、咖喱飯、咖啡、奶茶果汁、包子粥、小龍蝦。另外,成都市“無需餐具”的環保訂單增長超過了156%,環保意識明顯增強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市民在娛樂消費方面也表現出與過往截然不同的態度,使得KTV、網吧和麻將這“老三樣”不再是春節消費的絕對主角。今年春節,成都KTV消費訂單量排名第10,增速全國第2,同時SPA消費漲幅成都也位于全國第2,僅次于北京。
與此相對,春節親子類消費增長顯著。成都城市訂單總量雖僅排名第19,但是增幅在全國排名第2。除了各類陪玩項目增長穩定外,與親子消費相關的少兒才藝、少兒英語等寓教于樂項目增長空前,訂單量均較去年春節同期增長6成以上。此外,瑜伽館、滑雪場、乒乓球館、游泳館等體育場館在春節期間的訂單量同比增幅均超過3成,其中瑜伽館同比漲幅更超過了440%,成為春節最受歡迎的健身方式之一。
紅星新聞記者 胡沛
編輯 張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