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66歲的程從生滿面紅光,慈眉善目,談及自己的坎坷歷程,略顯靦腆,村民程慶書、許文生、程火生、程新生坦誠講述了程從生的點滴故事。“程從生在當初異常困難的情況下,放棄打工,立志掌握一技之長養家糊口,迎難而上,走到今天,帶動了500多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業。”...
映象網安陽訊(記者 賈利超 通訊員 胡巧靈)六月中旬的河南省安陽市殷都區銅冶鎮西魯仙村,村外起伏不平的坡地里瓜香誘人,村內綠樹成蔭,處處顯得祥和、清涼、靜謐。程從生的家位于村東頭30號,院中的蘋果樹歷經30年風雨,依然枝繁葉茂。
20年前,在這個偏僻、淳樸的村莊里,程從生因轉行學習按摩技術,曾經頗受“質疑”,但他用對美好生活的憧憬、立志掌握一技之長的信念、自我不懈的追求、誠篤仁愛的付出,漸漸贏得了鄉鄰的信任與推崇,讓自己平凡的人生絢爛多彩!
66歲的程從生滿面紅光,慈眉善目,談及自己的坎坷歷程,略顯靦腆,村民程慶書、許文生、程火生、程新生坦誠講述了程從生的點滴故事。
今年61歲的村民程慶書介紹,1980年,村里大約有1000多人,坡地高低不平,無法澆灌,家家生活困難。當時,27歲的程從生已結婚生子,家境貧困,只有依靠上建筑工地打工養家糊口。誰也沒有想到,程從生日后從事經絡調理、穴位按摩行業。更沒有想到,2011年,自己的兒子程晨突遇車禍后,程從生一分不收,連續四五個月免費給程晨進行肢體按摩、肢體康復。
“從1979年至1988年,程從生因家中姊妹七個,長達十年外出工地打工。從事按摩行業后,沒有忘記當初貧寒滋養的質樸品質,堅持義務服務村民,隨叫隨到,在村民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。”73歲的村民許文生講述。
“程從生在當初異常困難的情況下,放棄打工,立志掌握一技之長養家糊口,迎難而上,走到今天,帶動了500多名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業。”52歲的村民程火生目光中閃爍著欽佩之情。
65歲的程新生動情地說,2008年5月19號凌晨3時,自己的妻子王月英不慎摔倒,當時,急需借錢將妻子送往安陽搶救,程從生聽說后,二話沒說取錢支持救人。平時,程從生義務幫助了很多家庭。
程從生提起當初轉行學習按摩技術的緣由時,至今心有余悸。原來,程從生在濮陽某工地打工時,一根電線突然掉落到他的右臂上,電流瞬間將他擊倒,幸虧工友發現,當即用木棍挑離了電線,才保住了性命。蘇醒后,程從生徹夜難眠,尋思如何學習一門技術,既對家人健康有利,又對別人健康有利,于是,選擇了學習按摩技術。
萬事開頭難。程從生放棄打工后,參加培訓交不起學費,省吃儉用,千方百計尋找按摩技術方面的相關舊書,騎車拜訪農村深諳經絡調理、穴位按摩方面理論知識的村醫和民間技師,一方面請教學習,一方面在自己和妻子身上實踐、練習。
在實踐練習過程中,程從生的妻子身患多年的頑疾,竟然無意中消失了,這讓程從生信心倍增。在妻子的鼓勵下,程從生開始借錢,遠赴石家莊、鄭州、許昌、阜陽等地拜師學技。從1989年至1998年長達十年間,這個曾經交不起學費,但人品憨厚、學習執著、不貪名利的程從生終于走進了經絡調理、穴位按摩的殿堂,名師的“身傳心授”迅即提升了他對經絡調理、穴位按摩這門傳統瑰寶的感悟與造詣。
梅花香自苦寒來。歷經十年的學習、磨煉,1999年,程從生在安陽縣水冶鎮開辦了按摩門市部。2007年,程從生興辦了安陽縣惠康職業培訓學校,先后為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免費培訓了500多名按摩技術學員。2018年,程從生在安陽華府景園A區創辦了惠康易筋正骨堂。期間,程從生被上百個單位邀請講授經絡調理、穴位按摩公益課程,并被評為按摩行業高級技師,義務為困難家庭提供按摩服務上萬次。
問及心愿,程從生含淚說,我年輕時,家境貧寒,靠街坊鄰居相濟支持,學了按摩技術為生。現在年事已高,最大的心愿是希望將所學的按摩技術,免費傳授給更多的農村貧困家庭的子女。走到今天,我幫助的別人少,別人給予我的幫助多。
孟子曰:愛人者,人恒愛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程從生的平凡故事,講述著誠篤仁愛,講述著不忘初心,講述著融合互存。